【导读】2025年11月10日,中国半导体企业长江存储(YMTC)在位于杜塞尔多夫的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对美国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及其欧洲子公司提起新一轮专利诉讼,指控其侵犯三项与3D NAND闪存技术相关的专利。此次行动标志着长江存储在美、英、欧、德四大知识产权保护严格的司法管辖区全面展开法律维权,成为迄今为止中国高科技企业针对美国公司发起的覆盖范围最广的主动专利诉讼。
全球同步诉讼,专利布局深远
此次专利纠纷的序幕于2025年10月6日拉开。长江存储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英国高等法院以及欧洲统一专利法院三大司法管辖区,同时对美光提起了平行诉讼。在美国的诉状中,长江存储指控美光及其子公司,以及全球分销商安富利(Avnet, Inc.)侵犯其八项3D NAND技术专利,涉及专利号包括US10,707,851、US11,233,066等,技术覆盖范围从176层至276层NAND产品,并延伸至低功耗DDR5 DRAM等关键存储领域。
在欧洲UPC已公开的涉案专利中,一项与美国诉讼中的专利属于同一专利家族,而另一项则为首次在诉讼中出现,显示出长江存储在成立之初便系统布局了数量可观且具备高技术价值的3D NAND专利组合。此外,长江存储在德国国家法院也对美光提起了诉讼,该案预计于2026年9月17日开庭审理。
诉讼准备充分,技术证据详实
长江存储在提交至美、英、欧三地法院的诉状中,附有超过3000页的技术证据报告,表明其诉讼行动建立在充分的技术分析和法律论证基础上。自2023年起,长江存储已在美国对美光发起多轮专利侵权诉讼,涉案专利累计超过20项。这些专利主要围绕其核心技术“晶栈®Xtacking®”,该技术在三维集成与存储密度方面具有行业领先性。
专利有效性博弈,美光发起无效挑战
作为应对,美光对长江存储持有的20多项美国专利提出了无效化挑战。截至2025年11月6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已对其中五项作出裁决:长江存储三项专利被判定维持全部有效,两项专利的部分权利要求被宣告无效。目前仍有11起相关专利无效案件处于审理阶段,反映出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激烈较量。
中国企业主动维权的里程碑
此次诉讼被视为中国高科技企业全球化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里程碑。在此之前,仅有华为等少数中国企业曾对美国公司发起过类似规模的专利诉讼。长江存储通过系统化的专利布局与跨国法律行动,不仅捍卫自身技术成果,也展现出中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不断增强的话语权。
随着案件在美、欧、英、德多地法院逐步推进,其判决结果将对全球存储芯片行业的技术竞争与知识产权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