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AI投资暗藏风险:科技巨头真实资本开支被低估,2027年或引发价格战

发布时间:2025-09-19 责任编辑:lina

【导读】美银与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显示,亚马逊、谷歌等五大科技巨头的真实AI投资规模因表外工具而被市场低估,其资本开支强度已接近互联网泡沫峰值水平,供需失衡最早可能在2027年引发云服务价格战。


美银与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显示,亚马逊、谷歌等五大科技巨头的真实AI投资规模因表外工具而被市场低估,其资本开支强度已接近互联网泡沫峰值水平,供需失衡最早可能在2027年引发云服务价格战。


全球科技巨头正投身于一场史无前例的AI基础设施军备竞赛。摩根士丹利与美银的最新研究表明,这场竞赛的真实投资规模被市场严重低估,而未来的折旧费用冲击尚未被充分认知。


科技公司通过融资租赁等表外工具加速数据中心扩张,使得传统资本支出数据无法完全反映投资全貌。分析师警告,如果供应持续超过需求,最早到2027年可能爆发云服务价格战,严重侵蚀行业盈利能力。


AI投资暗藏风险:科技巨头真实资本开支被低估,2027年或引发价格战


01 投资狂潮:资本开支强度逼近历史峰值


当前科技巨头的投资规模已达历史性水平。摩根士丹利研究显示,包括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和甲骨文在内的“超大规模”企业,其资本开支占销售收入比重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6%。


这一比例已接近互联网泡沫时期32% 的峰值水平,也超过了页岩油繁荣时期的20%。这些数字甚至可能仍被低估,因为科技巨头正通过日益复杂的财务手段加速扩张。


与历史上的资本狂热相比,当前AI投资潮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光纤建设狂潮和页岩油革命中的能源钻探热有相似之处,但资本强度正在逼近前所未有的水平。


02 隐藏的规模:表外工具掩盖真实投资


融资租赁的广泛使用导致实际投资规模被低估。微软和甲骨文等公司越来越多地使用融资租赁建设数据中心,这种方式在经济实质上类似于举债购买资产,但初始投资通常不计入传统资本支出。


计入融资租赁后,企业的资本密集度显著跃升。摩根士丹利估算,微软2026财年的资本支出与销售额之比将从28% 跃升至38%,甲骨文则从41% 飙升至58%。


这些巨头已签约但尚未开始的租赁承诺金额已超过3350亿美元,预示这一趋势还将持续。


03 延迟效应:在建工程沉淀巨额投资


“在建工程”科目成为巨额投资的沉淀池。这些资产在正式投入使用前不会计提折旧,因此其成本尚未对利润表产生影响。


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谷歌、亚马逊、Meta和甲骨文的在建工程余额过去一年急剧增长。亚马逊增长了约60%(增加170亿美元),谷歌增长了约40%(增加150亿美元)。


这意味着大量资本已经支出,但其对盈利的冲击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折旧成本将被大幅低估。


04 折旧炸弹:华尔街低估未来成本压力


美银分析指出,市场普遍低估了未来的折旧费用。到2027年,仅谷歌、亚马逊和Meta三家,市场预测的折旧额可能比实际情况低了近164亿美元。


具体而言,Alphabet(谷歌)的折旧预期差约为70亿美元,Amazon(亚马逊)差距约59亿美元,Meta差距约35亿美元。


这一巨大“预期差”意味着这些公司未来的实际盈利能力可能远低于当前市场共识。


05 资产短寿:AI硬件寿命大幅缩短


AI资产面临“短寿”问题加剧折旧风险。与传统服务器不同,用于AI计算的GPU等硬件面临更快技术迭代和更高工作负荷,其有效使用寿命可能仅为三到五年。


亚马逊在2025年第一季度已将一部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从六年缩短至五年,理由是AI和机器学习领域技术发展的加速。


这与过去几年科技巨头普遍延长设备使用年限以平滑费用的趋势背道而驰,一旦该趋势逆转,将导致折旧费用被加速确认,对短期盈利造成冲击。


06 价格战风险:供需失衡或引发行业洗牌


美银警告,AI基础设施市场可能重演历史上激进投资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压力的模式。随着各大科技公司持续加速AI基础设施投资,存在过度建设风险,即计算能力供应超过对高价值AI服务的需求。


大语言模型性能日趋一致可能削弱产品差异化,导致基础设施服务商品化。Meta正在建设多个千兆瓦级数据中心,预计2026-2029年投入使用;甲骨文和OpenAI提议的5000亿美元Stargate项目预计2028-2029年带来大量AI产能。


如果需求跟不上供应部署的规模,超大规模厂商可能诉诸激进定价策略以维持利用率,进而压缩利润率。美银认为,如果供应超过消费(最早2027年可能发生),厂商可能会采用更激进的定价策略。


科技巨头的AI军备竞赛正在创造历史级的投资规模,但也埋下了未来盈利能力的隐忧。融资租赁和在建工程等会计手段暂时掩盖了真实投资规模,而AI硬件的短寿命特性将加速折旧费用的到来。


随着2027年临近,如果AI服务需求不能跟上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云服务市场可能面临残酷价格战。这场竞争不仅将检验科技巨头的财务韧性,更将决定AI产业未来的格局与发展路径。


投资者和市场观察人士需要超越表面数据,深入理解这些财务指标背后的真实风险,为可能到来的行业洗牌做好准备。


https://www.52solution.com/kb


推荐阅读:

美光科技股价年内翻倍,AI存储需求驱动业绩增长新周期

DRAM内存迎涨价潮:10月涨幅预计双位数,供需紧张态势将延续至2026年底

突破技术瓶颈!LG显示采用不锈钢封装OLED面板,降本增效

Counterpoint:Q3前八周中国手机市场下降2%,全年预计持平

性能提升3.8倍!AMD发布ROCm 7.0,破解AI软件生态壁垒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