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从“芯”到“平台”:一微科技用全栈能力重构机器人产业格局

发布时间:2025-08-28 来源: 责任编辑:zoe

【导读】在AI大模型与算力技术爆发的催化下,全球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机械执行”到“智能感知”的范式转移。2025年,珠海一微半导体(现更名为“一微科技”)在“机器芯·万象新”品牌焕新盛典上,正式宣布从“机器人芯片企业”向“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平台提供商”的战略升级。这一转型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跨越,更标志着中国机器人产业从“单点技术突破”向“全栈生态赋能”的关键进阶——通过“芯片+算法+系统”的全栈能力输出,一微科技正成为推动“芯机融合”与具身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


undefined


一、战略跃迁:从“芯片深耕者”到“平台引领者”的底层逻辑

一微科技的战略升级,源于对机器人产业趋势的深刻洞察。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从消费级(如清洁机器人)向工业级(如工业AMR、商用配送)扩展,市场对“全场景适配”“高精度感知”“低延迟决策”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机器人企业往往依赖单一芯片或算法,难以应对复杂场景的综合需求。一微科技作为深耕机器人芯片多年的企业,依托“芯片设计”“算法研发”“系统集成”的全栈技术积累,选择从“单点供货”转向“平台赋能”,旨在通过技术平台化,解决产业“碎片化需求”与“标准化能力”的矛盾。


二、技术破圈:AM970与uSLAM构建“全场景智能”基石

此次升级的核心成果,是发布AM970全场景智能机器人主控SoC芯片与uSLAM(超融合SLAM)技术平台,两者形成“硬件+算法”的协同体系,覆盖从消费级到工业级的全场景需求。

  • AM970 SoC:算力与兼容性的双重突破:这款主控芯片搭载5T NPU算力,支持6路高清视频流并行处理,具备芯片级联扩展能力(最多可级联4颗芯片,实现20T算力),能满足工业级机器人对“多传感器数据处理”“实时决策”的高要求。同时,其兼容消费级(如清洁机器人)与工业级(如工业AMR)的不同硬件架构,实现“一颗芯片覆盖全场景”。

  • uSLAM技术平台:超融合感知的精准决策:基于“超融合SLAM”算法,uSLAM整合了六目融合相机、激光雷达、IMU等多传感器数据,实现“毫米级环境建模”与“高精度避障”(避障精度可达±2cm)。其中,六目融合相机通过多视角图像拼接,解决了传统单目/双目相机“视野盲区”问题,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环境感知;而“超融合SLAM”算法则通过“视觉+激光”的融合,提升了机器人在弱光、反光等复杂环境中的定位精度(定位误差<5cm)。


    两者的协同,使机器人能在“家庭客厅”“工厂车间”“商业综合体”等不同场景中,实现“自适应感知”与“精准决策”,真正从“执行指令”转向“理解环境”。


三、生态重构:“算法+传感器+硬件”三位一体的开放模式

一微科技的平台化战略,以“开放生态”为核心。借鉴联发科(芯片平台)与英伟达(算力平台)的成功经验,一微科技构建了“算法+传感器+硬件”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向合作伙伴输出“全栈技术能力”。例如:

  • 对于清洁机器人企业,一微科技提供“AM970芯片+uSLAM算法+六目相机”的全套感知方案,帮助企业快速实现“自动避障”“精准导航”功能;

  • 对于工业AMR企业,一微科技提供“芯片级联算力+工业级SLAM算法”的解决方案,满足“重载搬运”“高精度定位”的需求;

  • 对于新兴场景(如割草机器人、商用配送机器人),一微科技通过“算法模块化”(如将“草坪识别”“行人检测”等算法封装为模块),降低企业开发成本。

这种开放模式,使一微科技快速覆盖了全球超50%的清洁机器人品牌(如科沃斯、石头科技等),并在SLAM主控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已有超过200家机器人企业接入一微科技的技术平台,覆盖“清洁、割草、商用配送、工业AMR”四大核心场景。


四、产业赋能:从“跟跑”到“领跑”的中国机器人路径

一微科技的战略升级,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提供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可行路径。长期以来,中国机器人产业面临“核心芯片依赖进口”“算法能力薄弱”“系统集成水平低”的三重困境。一微科技通过“芯片自主设计”(AM970 SoC为国产自主芯片)、“算法自主研发”(uSLAM算法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系统自主集成”(全栈解决方案),打破了国外企业在“机器人核心技术”上的垄断。


更重要的是,一微科技的“平台化”模式,推动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协同创新”。通过向中小企业输出技术,一微科技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使更多企业能专注于“场景应用”与“用户体验”,而非“底层技术研发”。这种“分工协作”的模式,加速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规模化落地”与“国际化竞争”——目前,一微科技的解决方案已出口至欧美、东南亚等地区,成为中国机器人技术“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结语:从“芯”出发,重构机器人产业的未来

一微科技的战略升级,本质上是“技术驱动”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通过“芯片+算法+系统”的全栈能力,一微科技不仅解决了机器人产业“全场景适配”的痛点,更构建了“开放生态”的产业协同体系。这种模式,既符合“技术平台化”的全球趋势,也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实现“领跑”提供了核心支撑。


未来,随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场景的兴起,一微科技的“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平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芯机融合”的全栈能力,推动机器人从“工具化”向“智能化”演进,最终实现“机器人理解物理世界”的目标。而一微科技,也将从“技术深耕者”成长为“产业引领者”,书写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全新篇章。



我爱方案网


推荐阅读:

千伏级绝缘破局者:TDK InsuGate B78541A25重构功率模块安全边界

革新三电平架构!瑞萨RAA489300系列突破USB-C电源密度极限

驾驭电气噪音!力芯微车规级音频开关破局行车音质困境

革新HDMI传输瓶颈:Diodes混合式ReDriver破解高速信号衰减难题

毫米空间的微米革命:多维AMR4020VD如何破解精密运动控制的安装困局

Bourns PEC0x系列破壁:4mm全球最小编码器登陆TWS耳机,50万次寿命重塑人机交互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