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风暴。继闪迪率先宣布4月起价格上调10%后,美光、三星电子、SK海力士及长江存储等存储巨头也紧随其后,计划在同一时间点提高产品价格。这股涨价潮,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了存储制造商的战略减产,也涵盖了突发事件的影响,更离不开AI领域对存储需求的强劲拉动。
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风暴。继闪迪率先宣布4月起价格上调10%后,美光、三星电子、SK海力士及长江存储等存储巨头也紧随其后,计划在同一时间点提高产品价格。这股涨价潮,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了存储制造商的战略减产,也涵盖了突发事件的影响,更离不开AI领域对存储需求的强劲拉动。
供应端收紧,价格水涨船高
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三星、SK海力士、美光、西部数据及铠侠等存储大厂纷纷采取减产措施,旨在缓解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这一策略在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显现成效,供应端的收紧成为推动价格上扬的关键因素。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光新加坡NAND工厂在年初遭遇停电事故,导致生产一度中断,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的紧张态势。尽管美光对此事保持低调,但其在3月初宣布的新订单价格上涨11%,无疑是对供应短缺的直接反映。群联电子董事长潘健成透露,美光近期因供应紧张而出现交付延迟,即便是在2024年12月已下的订单也未能幸免。
三星和SK海力士同样计划于4月起提价,以应对市场变化。这两家公司的大幅减产导致第一季度产量较2024年底下降了超过10%。据透露,三星3月的交付量仅为原订单的20%-25%,SK海力士等厂商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供应的紧张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预计4月后随着供应逐步恢复,NAND价格将上涨约10%或更多。
国内存储芯片企业也不甘落后,长江存储零售品牌致态据传将于4月起面向渠道上调提货价格,涨幅或将超过10%。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存储芯片市场的涨价主要集中在3D NAND领域,海外大厂和长江存储成为主要受益者。相比之下,国内2D NAND市场因技术成熟和供应充足而价格保持稳定。
渠道市场反应热烈,涨价氛围浓厚
随着原厂控货涨价策略的实施,多数资源变得紧俏,渠道厂商纷纷跟随原厂的步伐进行价格调整。其中,SATA SSD的涨价趋势最为明显,涨价氛围的烘托下,市场买涨情绪高涨,现货询单量大增,部分产品甚至出现恐慌性备货需求。
然而,高涨的价格也让部分渠道客户陷入两难境地。虽然多数客户选择适当备货以应对价格上涨,但高昂的涨价幅度让部分客户望而却步。此外,由于部分资源缺货,而渠道厂商的交货期普遍集中在4月和5月,若原厂继续控制货源,部分渠道厂商可能面临难以保证交付的风险。
AI需求爆发,存储市场迎来新机遇
除了供应端的影响外,AI需求的爆发也是推动存储芯片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算力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存储需求的快速提升。从AI手机、AI PC到AI服务器,存储容量的需求正呈现指数级增长。
服务器市场已成为存储需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服务器NAND的容量增长了108%,而服务器DRAM和HBM的增长率分别为24%和311%。预计2025年服务器整机台数将继续增长至1330万台,其中AI服务器占比将达到14%,进一步推高服务器的存储配置。
AI技术的普及也推动了终端设备对存储容量的需求大幅提升。例如,AI手机的平均DRAM容量从8GB增至12-16GB,AI PC的DRAM容量则从12GB跃升至16-64GB。同时,AI耳机等可穿戴设备的NOR闪存容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存储厂商加速布局,抢占AI时代先机
面对AI时代带来的全新机遇,存储厂商正加速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三星电子宣布加速AI存储技术创新,推出定制化HBM解决方案,并计划升级DDR5至256GB大容量,以满足AI算力需求。群联电子则在PC应用上开发了PQC防伪方案,强化PC资料防护。
长江存储也推出了基于晶栈Xtacking 4.0架构的全新PCIe 5.0企业级固态硬盘PE511,该产品性能大幅提升,新增16TB和32TB容量,满足AI数据中心对大容量、高性能存储的需求。此外,联芸科技、大普微、忆恒创源等厂商也相继推出PCIe 5.0 SSD产品,以应对AI市场的需求。
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算力的提升,存储需求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服务器、AI手机、AI PC、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容量存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存储厂商纷纷加速布局,推出高性能、大容量的存储解决方案,以满足未来AI时代的数据存储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SK海力士加速M15X DRAM工厂设备导入,应对博通HBM需求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