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信息时代的铁幕,阿里腾讯全面交火

发布时间:2014-11-28 来源: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mikeliu

【导读】互联网时代的战争往往是没有硝烟的,有的只是冰冷的杀气。尤其是巨头之间的过招,一旦交战,连锁反应就可能波及到行业的各个层面。阿里和腾讯就是这样两个巨头,两家之间的恩怨似乎要形成新的柏林墙。


信息时代的铁幕,阿里腾讯全面交火

毫无疑问,阿里巴巴与腾讯之间的“板块战争”升级了。导火索是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的出租车打车应用“快的打车”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帐号中声称微信屏蔽了快的打车用户向好友发红包的功能,而与此同时,微信对腾讯投资的另一家打车应用滴滴打车在微信中的相同发红包行为视而不见。接下来,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的新浪微博通过其官方账号@粉丝服务平台 发布消息,称将重点打击微博平台上的营销,通过粉丝服务私信、自动回复、自定义菜单下发二维码图片等方式进行营销的账号一经举报,一律严肃处理。毫无疑问,这一举动直指第三方应用和商业机构通过平台分享微信公众号或服务号二维码的行为。

零星局部交火变成了全方位开战。阿里巴巴和腾讯并没有直接赤膊上阵,而是选择对敌对阵营的其它重量级公司采取措施,或由其阵营内的重量级选手出击的方式,让战争本身的规模和动静升级了。这样的例子和现象如果从现在往前一年梳理一下,那就更好玩了:

事情基本是这样的——微信封掉了快的分享到微信的红包链接,但微信没有封掉有同样行为的滴滴红包;淘宝一年前封掉了来自微信的访问,还停止受理微信场景下的支付接口申请;微信不知道什么时候封掉了来自支付宝的链接;支付宝封掉了口袋通(帮助商户搭建微信商城)的支付接口,但官方回应不是因为微信而是因为口袋通未经授权网站使用支付接口。

听着跟绕口令似的,而且很热闹吧。我们同事李晨@jaxlee 说这跟黑社会打架似的:你砸我的夜总会,我抄你的小巴站。我说我们还是把这话说得更体面一点算了:这是群架,往好听了说是两大阵营的冲突,是中国互联网的新冷战。而冷战的背后是信息禁运,一些从另一个阵营的平台上发起的资讯访问、交易、支付和流量,在自由流动的过程中走另一个阵营的平台边界线上,被硬生生地屏蔽和中断了,无法再继续流动。这就形成了信息禁运。而随着腾讯和阿里巴巴两个阵营中的公司或有关联的公司越来越多,发生信息禁运的节点就越来越多:现在看到的已经有微信、微博、支付宝、淘宝、滴滴、快的、美丽说、蘑菇街和口袋通等等,未来也许还会有高德、陌陌、财付通和唱吧等等。

“两大阵营的持久对峙+不同节点上的信息流动阻隔与信息禁运”,这就是中国互联网在2014年终于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且会深刻影响到你互联网体验与行为习惯的景观:互联网冷战与一堵新的数字柏林墙。

而巨头与信息流动之间往往存在着天然的悖论,它们往往既是数据自由贸易的倡导者与发起者,也是信息禁运的始作俑者。

社交网络提供的开放账号(Open ID)和不同互联网工具之间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就是在不同互联网服务之间实现自由流动和跳转的通行证与边防站。你用Facebook、Google+、支付宝、QQ或微信账号可以登录一些其它平台的服务的时候,意味着那些第三方平台欢迎这些强势平台上的流量和数据访问自己的平台并在其中产生更多的数据和交易,反之则意味着拒绝、警惕甚至封杀。

API更是如此,当双方实现了API互通的时候,意味着两者的用户可以更顺畅地互相使用对方的服务,甚至无需跳转到另一个应用和平台上。比如全球最火爆的旅行短租平台Airbnb授权用户可以直接在其网站上添加Facebook注册信息用来作为辅助的身份验证,Zynga允许用户直接用Facebook账号在自己的平台上玩游戏,用携程客户端订酒店房间或机票在最后支付页面上可以直接选择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支付而无需跳转。而对开放API的那些平台来说则意味着更大的宽容度,理论上任何第三方工具都可以使用它的接口开发与自己服务相连的功能——其中的极少数会因为滥用用户数据、违背开放API协议或被平台视为强劲威胁,从而被封禁API。

有着海量数据和用户的强势平台更愿意强调自己的开放性,喜欢推动开放账号和开放API,它们做起来更得心应手,其它平台更依赖它们的流量和资源,而它们也更容易主导这一进程,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流量和服务种类。这类公司都喜欢说自己是“连接性公司”和“开放平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Facebook和腾讯,而Google、Dropbox和阿里巴巴等也不甘其后。Facebook是全世界最早全面开放API的互联网公司(2007年),而2013年初收购Parse之后更是把开放API的力度加大同时把操纵权进一步集中在自己手里——它甚至希望不同的第三方应用之间能通过Facebook的API接口,在Facebook的平台和账户体系内实现跳转和“自由贸易”。腾讯的“连接”也有着类似的意味:你们都不用跳转到别的平台上,在QQ或微信的平台上被我连接,然后互相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连接一下”就可以了。

正是因为此,大公司在倡导开放账号和开放API,提倡数据互通、信息自由流动和“自由贸易”的同时,往往也是信息禁运最积极的始作俑者。Facebook切断了俄罗斯互联网巨头Yandex的移动社交助手Wonder对社交图谱的访问,Wonder的吸引力因此大大降低。Wonder能整合用户在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和Instagram上的数据,回答口头提问,具有搜索和社交属性,而Yendex是Facebook在俄罗斯地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这只是互联网巨头之间信息禁运的一幕:Facebook还禁止了用户在Twitter上显示Instagram的照片,Twitter的API政策也一再紧缩,包括限制Twitter站内的内容被分享到LinkedIn等平台上。

这其实是在明确宣告“有平台就是任性”。而在中国,大平台们就更任性了一点。经过了2012-2013年持续的大兼并与大整合,中国互联网公司呈现了前所未有的两极最多三极格局。而这一格局恰恰是2010年3Q大战以降和移动互联网工具的爆发期,大小公司一起大干快上“开放平台”和开放API运动导致的一个结果。现在,列队完毕阵营分明,之前那些信息的自由流动访问,交易与流量跨平台的交换与共享,突然中间被设置了越来越多的隔离带和高墙。每一个属于不同阵营的互联网服务和“小平台”,都成了隔离带和高墙上的楔子和塔防,警惕着来自对方的信息、数据、流量和交易的进入,一旦觉得有一点威胁,或大环境稍微紧张了那么一点点,API即被封禁,开放账号即被停止。

实在是像极了70年前那场持续数年的战争结束之后,在赢家们互相交错复杂的“开放式协议”与利益共享之后,新的格局悄然形成,铁幕骤然降临。阵营之间的戒备与信息禁运,柏林墙就是它永远的意象。

相关阅读:

互联网大腕们的神嘲讽:“easy to say,hard to do”
精神分裂的酷派,能否撬开高端市场的大门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