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7月,半导体内存市场迎来关键节点——DDR4自今年5月起出现供需失衡,至7月底缺货情形达最高峰,价格明显上涨。这一趋势背后,是原厂陆续宣布DDR4进入EOL(End of Life)阶段导致的产能收缩,而下游应用领域的刚性需求与转代成本高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
2025年7月,半导体内存市场迎来关键节点——DDR4自今年5月起出现供需失衡,至7月底缺货情形达最高峰,价格明显上涨。这一趋势背后,是原厂陆续宣布DDR4进入EOL(End of Life)阶段导致的产能收缩,而下游应用领域的刚性需求与转代成本高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
原厂EOL引发产能转移,南亚科成8Gb以下主力
随着三星、SK海力士等主流内存厂商逐步减少DDR4产能,转向DDR5等新一代产品,市场供给重心转向南亚科等台湾厂商。尤其8Gb以下容量的DDR4产品,南亚科凭借完善布局成为主要供应商,填补了原厂退出后的市场空缺。
转DDR5成本高企,多领域仍依赖DDR4
尽管DDR4缺货推升价格,但下游客户转向DDR5的意愿受限于成本。以网通设备、智能电视等应用为例,现有CPU平台多支持DDR4,若整体切换至DDR5,设计改造成本远高于当前DDR4的涨价幅度。更典型的案例是医疗设备领域:一台价值百万美元的医疗设备,不会因内存成本从100美元涨至200美元而重新设计,因医疗认证周期长达数年,客户更倾向维持现有DDR4方案。
7月底缺货达峰,需求或持续至2026年
当前市场分析指出,7月底是DDR4缺货最严峻的时期,此后供需缺口将逐步收敛。但DDR4需求走低可能要等到2026年——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部分应用仍将持续消耗DDR4库存,真正大规模转向DDR5或需等到2026年下半年。
结语
2025年DDR4市场的缺货与价格波动,本质是技术迭代与下游需求的矛盾体现。原厂EOL导致的产能收缩、南亚科等厂商的接棒,以及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刚性需求,共同支撑了DDR4的持续需求。尽管7月底缺货达峰后市况将逐步缓解,但DDR4真正退出主流舞台,或需等到2026年。
推荐阅读:
2025年全球半导体代工收入将达1650亿美元,先进节点成核心驱动力
芬太尼关税余波未平,2025年6月中国对美手机出口额降71%
苏姿丰谈AI芯片需求:与英伟达竞争,美国厂成本增加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