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球车载显示市场正迎来新一轮技术迭代。三星显示近日宣布,将在所有新开发的车用OLED屏幕中全面导入双串联(Dual Stack)技术,这一决策直指车载屏幕寿命短、功耗高的行业痛点。与当前主流的单层结构相比,双串联OLED通过叠加两套发光层,实现亮度提升200%的同时,将屏幕寿命延长至5万小时以上,足以覆盖整车生命周期。更关键的是,其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35%,这对于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争夺战具有战略价值。
全球车载显示市场正迎来新一轮技术迭代。三星显示近日宣布,将在所有新开发的车用OLED屏幕中全面导入双串联(Dual Stack)技术,这一决策直指车载屏幕寿命短、功耗高的行业痛点。与当前主流的单层结构相比,双串联OLED通过叠加两套发光层,实现亮度提升200%的同时,将屏幕寿命延长至5万小时以上,足以覆盖整车生命周期。更关键的是,其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35%,这对于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争夺战具有战略价值。
技术破壁:柔性/混合双线布局
在刚性OLED基盘之上,三星显示同步完成两大技术突破:
-
柔性OLED:采用聚酰亚胺基板与薄膜封装(TFE)技术,实现10R曲率半径的任意形态弯折,为沉浸式座舱设计提供可能
-
混合OLED:保留玻璃基板的成本优势,融合TFE封装工艺,使屏幕厚度减少30%的同时,制造成本较纯柔性方案降低45%
这种「高端+性价比」的双轨策略正在赢得市场认可。2024年,三星对中国新势力车企的OLED出货量激增217%,其中理想汽车L9车型搭载的14.6英寸悬浮屏已成行业标杆。
供应链暗战:与LG的「双串联」对决
面对老对手LG显示的竞争,三星祭出组合拳反击。LG虽率先量产双串联柔性OLED,但其新推出的Advanced Thin OLED(混合型)方案在亮度参数上较三星同类产品低150nit。三星则通过优化发光层掺杂工艺,使混合OLED在保持800nit峰值亮度的前提下,量产良率突破85%。更值得关注的是,三星计划在2025年将双串联技术导入全系车载产品线,这意味着从仪表盘到后排娱乐屏都将获得性能跃升。
车企的「屏幕军备竞赛」新变量
随着蔚来ET9搭载16.3英寸可卷曲OLED屏幕、奔驰EQS搭载Hyperscreen超联屏等创新案例涌现,车载屏幕正从信息显示工具进化为智能交互核心。分析师测算,双串联OLED的普及将使单车屏幕成本增加8-12%,但由此带来的品牌溢价空间可达20%以上。这场由三星引发的技术变革,或将成为定义下一代智能座舱竞争力的关键筹码。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半导体工艺「纳米战争」白热化:Intel 18A工艺亮出技术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