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0年下半年以来,半导体市场对晶圆制造产能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硅片作为晶圆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其市场需求随之增长迅速。目前多家硅片厂商订单量大于供给量,今年Q2产能已被客户预定,预计整体供应偏紧情况至少会持续到明年第一季度。
2020年下半年以来,半导体市场对晶圆制造产能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硅片作为晶圆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其市场需求随之增长迅速。目前多家硅片厂商订单量大于供给量,今年Q2产能已被客户预定,预计整体供应偏紧情况至少会持续到明年第一季度。
由于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多家半导体硅片厂商调涨产品价格。继环球晶全面调高现货价格后,信越化学、沪硅产业、立昂微等也宣布调涨产品价格。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半导体硅片供应持续紧张,其他厂商也许会跟进调整产品价格。
多家厂商开启涨价模式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在居家经济催生笔电、电视等消费电子需求爆发,以及5G、服务器、数据中心、汽车等领域市场需求大增,对晶圆制造产能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半导体硅片作为晶圆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其市场需求亦随之水涨船高。
据SEMI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相较2019年仅增长了2.4%。2021年预计增长幅度将提升到5%,2022年增幅将上升至5.3%。由于全球前五大半导体硅片供应商尚无大规模扩产动作,加之国内硅片厂商还处于产能爬坡过程中,预计半导体硅片供需偏紧状态情况至少会持续到2022年第一季度。
一位国内半导体硅片厂商对集微网表示,“目前半导体硅片市场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行业整体交期均有所延长,虽然我们公司的产品相对来说还不是高端的,但产品交期也延长1-2月。”
从当前市场供需情况来看,第一季度12吋硅晶圆片(Epi Wafer)及硅抛光片(Polished Wafer)产能已经销售一空,第二季产能亦被客户抢光,订单量大于供给量,多家晶圆制造厂也与硅片厂商签订长约,以确保产能。
随着半导体市场对晶圆制造产能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加之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半导体硅片厂商也纷纷调涨产品价格。早在去年年底,硅片大厂环球晶就已全面调高现货价格,其董事长徐秀兰曾表示,6吋、8吋、12吋硅片需求爆满,尤其12吋硅片一路满载至2021年底,产能供不应求,预期2021年涨势将持续。
继环球晶圆之后,硅片龙头企业信越化学也宣布将从4月起对所有硅产品提价10%-20%。而沪硅产业董秘李炜也表示,公司硅片的订单已经超过了供给能力,目前有部分品类涨价,并非全部。
此外,立昂微也表示,目前国内6吋硅片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公司的6吋硅片产品于2021年初进行了价格上调,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价格上调。同时,公司其他大尺寸硅片目前正在与客户沟通,协商价格上调相关事宜。
从各大硅片厂商反馈来看,此轮产品涨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市场需求因素,受益于5G、AI、云计算等应用的拉动,对芯片、硅片的需求迅速增长;其二是成本因素,部分原材料价格出现上涨以及人力成本的上涨,造成生产成本小幅度的上涨。
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如上所述,在5G、智能手机、AI、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应用快速发展,带动全球半导体硅片需求增长。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单部5G手机对12吋硅片的需求量相比4G手机预计将提高72%,而云计算、AI、物联网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也带动数据中心领域逻辑、存储芯片的需求增长,从而推动上游半导体硅片需求增长。
尽管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但不同于国产硅片在光伏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中,国产自给率极低,主要被前五大国际厂商垄断。鑫晶半导体董事长郑加镇表示,“目前国内硅片有效产能爬坡远落后于芯片,先进制程工艺硅片仍依赖进口。”
国内硅片厂商人士向集微网指出,“目前国内硅片厂商实现了部分8吋及以下尺寸的硅片国产代替,但在12吋硅片方面尚未实现规模化量产,国内大多数大硅片厂商基本还是处于送样测试阶段,向下游延伸测试大概需要1-2年的时间。”
据了解,近两年国内晶圆制造厂商也加大对上游国产材料的导入,不过晶圆制造厂有严格的认证机制,国产硅片能否验证通过仍是一个大问题。一位晶圆制造产业相关人士透露,“虽然现在国内已有12吋硅片量产,但是不少晶圆制造厂商尚不敢轻易用于产线量产,有的厂商会用作空跑片。”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沪硅产业和中环股份等几家公司都自称可生产12吋硅片,但实际上都还没有真正的被芯片制造厂应用,毕竟海外企业的生产硅片良品率是99%,国内企业的良品率只有一半,那么制造出来的芯片成品率可能就很低,国内晶圆制造厂自然就不敢使用国产大硅片。
国产硅片龙头厂商沪硅产业董秘李炜也表示,“国产半导体硅片在12吋上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大概有16年时间,目前国产厂商想要进入全球市场都很难,未来仍还有很长路要走。”
整体来看,受益于国内晶圆厂的大量投建,以及5G商用落地后带来的需求增量,国内半导体硅片的需求将加速增长。但由于国内企业竞争力还相差甚远,8吋、12吋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还普遍较低,仍严重依赖进口。可见,国内硅片厂商想要赶上海外厂商依然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电话或者邮箱联系小编进行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