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初创企业中昊芯英(CL Tech)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通用张量处理单元(GPTPU) 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重大突破。据该公司披露,其旗舰芯片"刹那(Chana)"的计算性能最高可达英伟达A100张量核心GPU的1.5倍,同时在处理同等规模大型模型工作负载时,能耗降低30%,单位计算成本降至英伟达方案的42%。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国产AI芯片在性能与能效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突破:性能领先50%,能耗降低30%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初创企业中昊芯英(CL Tech)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通用张量处理单元(GPTPU) 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重大突破。据该公司披露,其旗舰芯片"刹那(Chana)"的计算性能最高可达英伟达A100张量核心GPU的1.5倍,同时在处理同等规模大型模型工作负载时,能耗降低30%,单位计算成本降至英伟达方案的42%。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国产AI芯片在性能与能效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创始团队:硅谷技术精英回国创业
中昊芯英的创始人杨龚轶凡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产业经验。2005年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后赴美深造,先后获得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在硅谷工作期间,他曾在Oracle参与高性能芯片设计,后加入谷歌成为TPU核心团队成员,深度参与TPU v2、v3、v4的架构研发,见证了TPU芯片训练出Transformer架构的历史性突破。
技术路线:100%自主研发确保自主可控
2018年,杨龚轶凡正式回国创立中昊芯英,带领团队坚持100%自主研发设计的技术路线。其指令集完全由团队自主开发,未采购任何国外IP,确保了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完全自主可控。公司自主研发的GPTPU最早于2023年投入量产,成为英伟达芯片的重要本土替代方案。
行业格局:全球AI芯片市场竞争加剧
当前,全球AI芯片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GPU作为通用并行处理器被广泛应用于AI训练和推理,而TPU作为谷歌开发的专用集成电路,在深度学习工作负载方面具有更高效率和吞吐量。谷歌近期决定直接向Anthropic和Meta Platforms供应TPU,而非仅通过云服务提供访问权限,这一举措使其成为英伟达更直接的竞争对手。
中昊芯英的崛起,与谷歌TPU的对外开放共同撼动着英伟达长期以来的市场垄断地位,为全球AI芯片市场带来了新的竞争格局和发展机遇。
推荐阅读:
存储价格风暴来袭!CyberPowerPC宣布12月起美英市场全面调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