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中芯国际公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约495.1亿元,同比增长1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8.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1%。毛利率为23.2%,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尤为亮眼,营业收入达171.62亿元,环比增长6.9%;净利润15.17亿元,同比增长43.1%;毛利率为25.5%,环比上升4.8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中芯国际第三季度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至95.8%,环比增长3.3个百分点,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月产能达到百万片。公司表示,当前产线非常满,订单众多,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一数据反映出公司在全球芯片制造领域的强劲竞争力和市场需求的热度。
针对四季度业绩指引未出现大幅跃升的原因,中芯国际指出,手机市场存储器特别紧缺,价格也出现显著上涨。公司承接了大量模拟、存储芯片(包括NOR/NAND Flash)以及MCU等急单。为确保这些订单的及时交付,中芯国际主动将部分非紧急手机订单延后,导致手机业务占比短期内有所下降。
存储市场波动显著,供应缺口推高价格
业内人士分析,存储芯片市场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当前供应短缺拉动订单增长,但未来市场走势仍不明朗。据了解,存储芯片供应短缺或过剩5%就可能给价格带来成倍影响。目前行业供应存在明显缺口,预计高价位态势将持续。
技术门槛高,现有供应商地位稳固
值得注意的是,NOR Flash、NAND Flash及MCU等产品的验证周期长、替代门槛高。即使有新厂商尝试进入市场,从流片到规模化量产也需至少16个月时间。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现有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将保持稳定,难以被快速替代。
淡季不淡,四季度展望积极
在11月4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公司产量上升主要得益于产业链切换加速推进以及渠道备货补库存。公司积极配合客户,保证产品出货。晶圆平均销售单价环比增长3.8%,主要源于产品组合变化及制程复杂产品出货增加。
赵海军提到,尽管四季度是传统淡季,客户备货有所放缓,但产业链切换迭代效应持续,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因此,公司给出的四季度收入指引为环比持平到增长2%;产线整体上继续保持满载;毛利率指引为18%到20%,与三季度指引相比持平。基于当前表现,公司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超过90亿美元。
中芯国际的业绩表现和行业分析显示,全球芯片制造行业,特别是存储芯片领域,正经历着供需关系的深刻变化。在技术门槛和产能限制的双重因素下,头部厂商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新的调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