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谁在炒作“电子茅台”?卢伟冰雷军:背后是三十年一遇的产业变局

发布时间:2025-11-13 责任编辑:lily

【导读】近期,红米K90系列因定价问题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小米高管卢伟冰与雷军相继发声,将原因指向“存储成本超预期上涨”。这一看似简单的市场波动,实则揭开了内存供应链“超级周期”的序幕,甚至催生了“电子茅台”这一现象级话题。


价格飙升:从低调促销到“绝唱”式涨价

回顾2022年,金百达16GB DDR4内存条曾以199元秒杀价促销,未能引起广泛关注。即便到2024年初,雷克沙同款产品仍以179元销售,消费者尚未察觉低价时代即将终结。然而,今年电商促销季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据《金融投资报》报道,成都数码超市内,16GB DDR4内存条价格从200多元跃升至400多元;电商平台上,雷克沙同款价格飙升至699元,涨幅超三倍。


高端产品涨幅更为惊人。DDR5内存条价格普遍翻倍,芝奇、宏碁等品牌部分型号售价突破2000元。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DRAM价格同比暴涨171.8%,远超同期黄金涨幅,内存条的“赚钱效应”甚至碾压传统避险资产。


供需失衡:AI爆发与产能重构的碰撞

此次价格波动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需求端:AI产业成为最大驱动力

AI服务器对DRAM的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OpenAI等企业的项目消耗接近全球DRAM产量的40%。服务器刚性订单挤压了PC和消费市场的供应,迫使厂商加速转向DDR5,进一步加剧了DDR4的紧缺。


供给端:全球巨头战略调整

三星、SK海力士等控制全球70%DRAM市场的厂商,已将产能向HBM和DDR5倾斜,甚至停止生产DDR4并拆除旧设备。集邦咨询指出,旧制程产品产能被挤压,导致DDR4紧缺可能持续至2026年上半年。


市场复苏与新兴领域竞争

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叠加手机存储容量升级,推高了存储芯片需求。同时,智能汽车领域爆发,车载存储容量向1TB突破,加剧了移动端DRAM的供应压力。


投机行为放大波动

经销商提前囤货、电商平台“内存理财”营销等投机行为,进一步推高了价格。华强北市场部分商家甚至“锁仓”待涨,尽管平台后续清理了相关营销,但价格上行趋势已不可逆。


理性看待:“电子茅台”背后的风险与机遇

面对内存价格持续上涨,普通消费者应如何应对?


刚需用户:早买早用

对于组装电脑或升级设备的用户,无需过度纠结短期价格波动。内存作为科技产品核心配件,其价值体现在使用中,而非投机。


投机者:警惕风险

历史经验表明,跟风囤货风险极高。2013年“中国大妈”抄底黄金被长期套牢的案例警示我们,普通消费者在信息滞后时入场,容易成为“接盘侠”。内存产品技术迭代快,价格波动剧烈,投机行为可能得不偿失。


小结一下

内存市场的“超级周期”是AI产业爆发与全球产能重构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其背后的技术变革与产业逻辑,远比追逐短期价差更有意义。内存终究是服务科技发展的工具,而非炒作标的。在变革浪潮中,保持理性才是明智之举。


3-958x200_20251021044824_513.png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