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农业机器人企业丰疆智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引发市场关注。这家从深圳起家的公司,凭借其在智能农机领域的深耕,迅速成长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玩家。
一、公司速览:业绩与市场地位
-
营收表现: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约3.58亿元。截至2024年底,年收入为5.7亿元,核心业务——农业与畜牧业产品占比高达77.8%。
-
市场地位:以16.9% 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农业机器人后装套件市场第二;在全球农业自动转向系统整体市场中位列第三(份额8.5%)。
-
盈利状况:尽管三年半累计亏损超12亿元,但经调整净利润持续改善,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为2193.4万元。
二、创始人与创立初衷:用科技解放农业
创始人吴迪是一位典型的“技术派”创业者:
-
学术背景:拥有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和瑞典林雪平大学博士学位,深耕芯片与智能算法。
-
职业经历:曾任职于欧洲芯片公司,归国后先后在展讯通信、苏州大学工作,并于2016年加入大疆创新,主导工业自动化研发。
-
创业初心:深埋心底的乡土记忆驱使他转向农业赛道。2017年,他在湖北创立丰疆智能,立志用机器人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关键转折点:创业初期,团队在山东、东北农场驻扎两月进行实地调研,得出核心判断:“农业机器人的可靠性、抗干扰性要求远超消费电子”。由此,公司确立了 “从地面向上”的差异化路线——放弃热门的无人机植保,专攻传统农机的自动化改造。
三、核心业务与产品:让机器干重活
丰疆智能专注于研发用于传统重体力工种的自主化机器人,核心产品包括:
-
农业自动导航系统:使拖拉机、插秧机等无需人工操控即可完成笔直的耕地、插秧作业。
-
畜牧业机器人、建筑控制系统及清扫机器人等。
-
商业模式:收入主要来自机器人设备销售,以及软件订阅服务。
技术突破:通过自研RTK系统和开放控制平台,解决了早期进口系统成本高、维护难、兼容性差的问题。
四、行业背景与发展阶段
全球智能农业机器人行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
自动化试验期(2010年前后):以导向系统与基础传感为主。
-
产业化阶段(2015–2020年):全球农业机械厂商普遍引入导航与控制技术。
-
系统集成与智能决策阶段(2020年后):AI算法、RTK定位与多传感融合成为主流。
驱动因素: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以及对高效率、可持续生产的需求,共同推动市场增长。全球主要经济体(如欧盟、美国、中国)的政策补贴也为行业注入强心剂。
五、未来两大新兴机遇
丰疆智能的冲刺,凸显了行业未来的两大增长点:
1. 新技术攻关:低成本与边缘智能
-
低成本精准导航:利用“北斗民用信号+国产芯片”,可将导航模块成本从进口的过万元压缩至3000元内,适配传统农机改造,市场空间巨大。
-
AI边缘农机控制:轻量化模块能实现农机端的实时识别与决策,成本仅为云端方案的1/5,是提升农机智能化的关键。
2. 新兴市场出海:东南亚与非洲
-
需求迫切:东南亚水稻区劳动力缺口年均扩大8%;非洲人均耕作效率极低,两地都对低成本机器人有刚性需求。
-
政策利好:印尼、肯尼亚等国出台了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
-
成功验证:丰疆智能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大增67%,证明了该路径的可行性。新玩家需在产品上针对当地环境(如履带、防水等)进行适配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