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传三星电子正在考虑解散旗下约400-500人组成的1c DRAM良率提升专项小组,将公司核心资源全面转向HBM4的年内量产任务。这一特别工作组成立于去年全永铉副董事长上任后,由存储业务部门的核心人员组成。
传三星电子正在考虑解散旗下约400-500人组成的1c DRAM良率提升专项小组,将公司核心资源全面转向HBM4的年内量产任务。这一特别工作组成立于去年全永铉副董事长上任后,由存储业务部门的核心人员组成。
这一战略调整反映了三星迫切希望在年内为英伟达量产HBM4的承诺,即使当前用于HBM4的1c DRAM在冷测试中良率仍未达到50%。
01 市场背景:HBM竞争白热化
当前,全球HBM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2024年第二季度市场份额数据显示,SK海力士以62%的占有率位居第一,美光占21%,三星仅17%,首次跌至第三。
这一市场格局促使三星不得不采取更激进的策略。
SK海力士已于今年9月建立了全球首个HBM4量产系统,并采用相对成熟的1b DRAM作为其HBM4的“核心芯片”。
相比之下,三星选择了技术更先进但难度也更大的下一代1c DRAM,希望在性能上实现反超。
02 技术抉择:1c与1b的工艺差异
在DRAM制程技术上,10纳米级发展顺序为:1x(第一代)、1y(第二代)、1z(第三代)、1a(第四代)和1b(第五代)。
1c纳米工艺作为第六代技术,随着线宽进一步变窄,工艺难度呈指数级增长。
三星采用1c DRAM作为HBM4的核心芯片,理论上可以生产出更快、更节能的产品,但这一技术路径面临严峻的良率挑战。
据报道,三星电子目前正在开发的HBM4用1c DRAM在冷测试中未能达到50%的良率。
而要想达到通常被认为是量产标准的60%的良率并开始内部量产审批工艺,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03 战略转向:解散团队专注HBM4
面对技术挑战和市场压力,三星电子管理层正在考虑解散致力于提升1c DRAM良率的特别工作组,直接将核心人力与资源全面转向HBM4量产。
这一决定意味着三星改变了原本的技术路线图。
三星原计划在第三季度完成HBM4 1c DRAM的PRA流程。
但最新报道称,公司已跳过这一流程,直接着手建立HBM4的量产体系。
一位熟悉该公司的消息人士解释:“三星电子管理层认为,如果他们能够在DRAM良率较低的情况下,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HBM4性能,他们就能改变目前由SK海力士主导的市场格局”。
04 良率进展:矛盾信息与实际情况
关于三星1c DRAM良率情况,近期市场传出相互矛盾的信息。
10月15日,有报道称三星HBM4用1c DRAM在冷测试中未能达到50%的良率。
然而,仅几天后,10月17日又有韩媒报道,三星电子近期1c DRAM良率已提升至约70%,距离公司内部设定的80%以上目标仅一步之遥。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三星已“大幅改善1c DRAM的制程稳定性”,公司内部对该产品的量产表现“充满信心”。
05 量产布局:平泽P4工厂的关键角色
在量产布局上,三星位于平泽的第4座半导体工厂将扮演关键角色。
该工厂目前正在安装先进设备,将成为主要的1c DRAM生产基地,整体工程已进入最后阶段。
同时,三星正在加速部署High-NA EUV光刻机,以扩大DRAM产能。
这一举措将加剧与SK海力士的竞争。
据半导体业界消息,随着1c DRAM良率稳定,三星HBM4样品良率已达约50%。
公司正与英伟达合作进行性能测试与评估,预计在获得量产批准后,将立即投入正式生产。
06 行业观点:期待与担忧并存
业界对三星电子解散其专门的DRAM良率提升团队的举动既期待又担忧。
如果三星电子能够迅速加入英伟达的HBM4供应链,这一决定或许堪称神来之笔。
一位熟悉该公司的消息人士解释说:“三星电子管理层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认为,如果能够在 DRAM 良率较低的情况下,实现比竞争对手更好的 HBM4 性能,就能改变 SK 海力士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管理层只注重进入英伟达供应链,而忽视良率提升的策略,很容易导致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丧失”。
三星电子在HBM4上的战略调整,折射出其在全球存储市场竞争中的焦虑与野心。
通过解散专项小组、跳过内部审批流程,三星正以非常规手段追赶领先的SK海力士。
HBM4之争不仅关乎市场份额,更将决定未来AI时代存储领域的格局划分。
推荐阅读:
东芝首创12碟片堆叠技术,预计2027年推出40TB机械硬盘
瑞芯微前三季净利预增116%-127%,RK3588芯片持续渗透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