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预测指出,三星电子明年在HBM市场的份额将突破30%。这一增长预期得益于三星近期已通过英伟达HBM3E认证,以及其HBM4技术即将量产带来的竞争优势。
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电子在高带宽内存(HBM)市场的份额降至17%,落后于SK海力士(62%)和美光(21%)。这一下滑主要源于其12层HBM3E产品此前未通过英伟达质量认证。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预测指出,三星电子明年在HBM市场的份额将突破30%。这一增长预期得益于三星近期已通过英伟达HBM3E认证,以及其HBM4技术即将量产带来的竞争优势。
01 当前市场格局:SK海力士主导,三星暂时落后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HBM市场呈现鲜明梯队格局。SK海力士以62%的绝对优势位居第一,美光以21%位列第二,三星电子则以17%暂居第三。
韩国企业在全球HBM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合计近80%。这一数据彰显了韩国在全球高端存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三星份额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其12层HBM3E产品在第二季度尚未通过英伟达的质量测试。由于英伟达是全球AI芯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未能进入其供应链对三星造成了直接影响。
02 技术突破:三星HBM3E获英伟达认证,迎来转折点
经过约18个月的努力,三星电子近期已通过英伟达12层HBM3E产品的认证测试。这一突破为三星重新夺回市场份额奠定了基础。
HBM3E是当前AI芯片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总线速度超过1TB/s,成为英伟达、AMD和英特尔最新AI芯片的必备元件。三星此次技术突破意义重大,标志着其存储技术重回正轨。
三星此次通过大幅改进DRAM设计,并对HBM业务进行重资产投入,才实现了这一技术突破。这不仅关乎HBM销售带来的潜在营收,更是三星必须赢下来的技术保卫战。
03 未来布局:HBM4技术成三星翻盘关键
三星已在HBM4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今年7月,公司采用1c纳米工艺完成了HBM4的开发,并向主要客户发送了样品,预计年底前实现大规模生产。
三星开发的HBM4通过提高单元集成密度,与上一代产品相比能效提高了40%,数据处理速度达到11Gbps。这一性能表现有望帮助三星在高端市场建立竞争优势。
为扩大产能,三星已重启平泽第五工厂(P5)的建设。同时,该公司计划最早在2026年上半年实现HBM4的量产,并向英伟达下一代AI GPU Rubin等产品供应芯片。
04 竞争态势:三巨头技术路线图对比
HBM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SK海力士作为当前市场领导者,已完成HBM4开发并准备量产。该公司计划到2027年再购置约20台EUV光刻机,以提升下一代DRAM和HBM4的制造竞争力。
美光则采取了差异化策略,完全跳过HBM3代,直接专注于HBM3E。该公司已向客户交付HBM4样品,并实现了11Gbps的业界领先速度。美光还与台积电合作生产HBM4E内存的基础逻辑芯片。
三家公司均瞄准2026年量产的HBM4技术,但三星在节点迁移方面更为积极,其HBM4基础芯片正在转向4nm FinFET工艺,旨在支持更高的时钟速度和更低的开关功耗。
05 市场前景:AI驱动HBM需求持续增长
人工智能应用对高性能存储的需求持续增长。美光科技CEO表示,HBM芯片供不应求,将成为2026年存储板块核心增长动力。预计到2026年,HBM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至600亿美元。
Counterpoint预计,当HBM4发布时,韩国企业在HBM市场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三星若能在HBM4芯片测试中取得成功,将有望在人工智能计算核心内存领域夺回市场份额。
中国公司如CXMT和华为也在尝试开发HBM产品,但由于技术难度较高,尚未能实现有效落地。这表明HBM技术壁垒较高,三大供应商的领先地位短期内难以被撼动。
随着AI浪潮持续涌动,HBM市场已成为全球半导体竞争的焦点。三星电子凭借HBM3E认证通过和HBM4技术突破,有望在2026年实现市场份额的显著回升。这场存储领域的“三国杀”不仅关乎企业营收,更将重塑全球高端半导体产业链格局。
推荐阅读:
联发科天玑9500发布:3nm工艺加持,性能超越苹果A19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