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2025年第二季度临近尾声,全球存储器市场正式进入第三季度合约报价谈判周期。主流厂商通过精准调控产能与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市场供需格局持续演变。本轮谈判中,高性能存储芯片(如HBM、LPDDR4X)与通用型产品(DDR4)的价格走势出现明显分化,而NAND Flash领域则在政策刺激与技术迭代双重驱动下,呈现出结构性复苏迹象。
随着2025年第二季度临近尾声,全球存储器市场正式进入第三季度合约报价谈判周期。主流厂商通过精准调控产能与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市场供需格局持续演变。本轮谈判中,高性能存储芯片(如HBM、LPDDR4X)与通用型产品(DDR4)的价格走势出现明显分化,而NAND Flash领域则在政策刺激与技术迭代双重驱动下,呈现出结构性复苏迹象。
一、DRAM市场:高端产品领涨,供需矛盾凸显
1. LPDDR4X供应紧缩,价格再攀新高
受移动终端需求回暖及厂商产能倾斜影响,LPDDR4X现货市场持续吃紧。最新数据显示,16Gb 3200与8Gb 3200规格产品合约价已分别上调至6.4美元/颗与3.2美元/颗,环比涨幅达12%-15%。渠道端反馈,部分订单交期延长至8周以上,出现
“有价无市”现象。
2. DDR4需求分化,HBM成战略焦点
传统DDR4内存价格呈现区域性差异:消费级市场因终端需求疲软,报价持稳;而数据中心级产品因AI训练需求激增,价格获得支撑。与此同时,HBM作为AI加速器核心组件,其产能已被头部厂商优先锁定,第三季度合约价预计维持5%-8%的季度涨幅。
二、NAND市场:减产效应发酵,需求结构升级
1. 政策驱动库存去化,高容量产品受捧
在“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增长18%,加速NAND Flash库存消耗。256Gb产品停产后,512Gb及以上容量需求激增,带动嵌入式存储(eMMC/eMCP)向高密度产品迭代。企业级市场中,30TB+ Enterprise SSD凭借成本优势,成为中小企业AI部署首选,需求占比预计突破35%。
2. QLC价格松动,整体市场维持稳定
尽管部分1Tb QLC NAND晶圆价格小幅回调至5.05美元/片,但受惠于AI服务器订单增长,整体NAND报价维持高位盘整。工业控制与海外PC客户已接受5%-10%的涨幅,但品牌厂商仍持谨慎备货策略。
三、企业级需求:AI浪潮驱动,SSD成最大赢家
1. 英伟达Blackwell系列放量在即
随着英伟达计划于下半年扩大Blackwell架构GPU出货,配套企业级SSD需求预计同比增长40%。DeepSeek等低成本AI解决方案的普及,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AI准入门槛,推动SSD采购需求向16TB以下主流容量段集中。
2. QLC渗透率提升,TLC主导高端市场
尽管QLC NAND价格略有松动,但其在大容量存储场景中的性价比优势逐步显现,第三季度QLC SSD订单量环比增长25%。TLC产品则凭借性能优势,继续垄断数据中心等高端市场。
市场展望
第三季度存储市场将延续“高端强、中低端分化”格局。HBM、LPDDR4X及大容量SSD有望维持涨势,而通用型产品价格波动将取决于终端消费电子复苏节奏。行业普遍预期,在AI需求持续扩容与厂商产能纪律约束下,存储产业链将进入“量价齐升”的正向循环周期。
推荐阅读:
AI驱动半导体产业狂飙!2028年先进制程产能将突破140万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