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揭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AI)IT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增至8159亿美元,将突破1000亿美元门槛,五年以35.2%的复合增长率领跑全球。这场价值跃迁背后,是生成式AI技术裂变与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双重引擎驱动。
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揭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AI)IT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增至8159亿美元,将突破1000亿美元门槛,五年以35.2%的复合增长率领跑全球。这场价值跃迁背后,是生成式AI技术裂变与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双重引擎驱动。
据IDC测算,中国生成式AI投资正以51.5%的恐怖增速膨胀,2028年市场规模将超300亿美元,占整体AI投资比重从18.9%跃升至30.6%。这预示着未来五年,每10元AI投资中将有3元流向大模型训练、AIGC应用开发等前沿领域。而全球生成式AI市场更将上演"速度与激情":从2024年到2028年,283%的累计增长将催生2842亿美元的新产业生态。
在这场智能革命中,三大战略要塞已然显现:智能基础设施调配以40%的占比稳居投资榜首,昭示着算力军备竞赛的白热化;AI赋能的客户服务体系紧随其后,智能客服、数字员工等应用加速渗透金融、零售场景;增强型联络中心则重塑服务业态,融合AR远程指导与预测性维护的现场服务新模式,正在制造、能源领域落地生根。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AI投资结构与全球形成微妙差异——北美市场硬件投资占比超60%,而中国在智能运维、工业质检等垂直应用端的投入强度高出全球均值12个百分点。这种"软硬兼施"的投资策略,正推动百度文心、阿里通义等本土大模型在制造、医疗领域实现商业化破冰。
当全球AI投资版图向亚太倾斜,中国市场的1000亿美元里程碑不仅是数字跃升,更是智能经济基础设施的质变节点。从长三角的智算集群到粤港澳的AIoT生态,这场投资狂潮正在改写全球技术创新版图——据波士顿咨询测算,每1美元AI投资将撬动4.3美元GDP增长,这意味着到2028年,AI引擎或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中枢上移1.2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英伟达生态版图再扩张:收购Lepton AI重构GPU云服务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