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研制出新型电容图像传感器 让指纹识别更灵敏
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价格较便宜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虽然目前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很成熟,有着很强的鉴别能力,但是一些扫描指纹的设备还是有可能被“假的”或者“相似的”指纹所欺骗。近日,日本东北大学的科研小组开发出一种新型接近电容式图像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2019-04-10
图像传感器
-
思特威电子推出DSI Pixel传感器技术,光敏感度是FSI传感器的2倍
这几年来智能手机拍照进步明显,一方面是得益于多镜头技术,另一方面则源于CIS图像传感器的升级换代,在P30系列手机上华为还使用了RYYB传感器以提升进光量,使得夜景拍照再上一层楼。
2019-04-10
图像传感器
-
索尼发布两款全新的外置固态硬盘SL-M和SL-C
索尼日前推出了两款全新的外置固态硬盘 SL-M 以及 SL-C 。这两款硬盘主要针对摄影师、摄像师的专业人士使用。这两款硬盘分别针对高性能(SL-M)和紧凑型(SL-C)进行设计。为了达到专业人士的使用强度要求,两款硬盘均采用了一体式铝质外壳,在抗冲击、密封性、防震性等方面都较普通硬盘要更高。
2019-04-10
固态盘(SSD)
-
AMD发布Ryzen PRO 3000系列和Athlon PRO商用处理器
4月8日消息,根据AMD官方消息,就在今天AMD发布面向移动笔记本平台的AMD Ryzen PRO 3000系列(第二代)和Athlon PRO商用处理器。AMD Ryzen PRO 3000系列(第二代)包含四款新品,分别AMD Ryzen 7 PRO 3700U、AMD Ryzen 5 PRO 3500U、AMD Ryzen 3 PRO 3300U和AMD Athlon PRO 300U。
2019-04-10
CPU
-
村田推出Murata CSTNE CERALOCK谐振器
Murata CSTNE 8MHz - 20MHz CERALOCK®谐振器是低电容芯片型谐振器,内置负载电容器。这些谐振器采用小型封装,精度高。CSTNE谐振器具有厚度剪切模式或厚度扩展器模式。这些谐振器有各种型号可选,适用于汽车和消费/工业应用。
2019-04-09
调谐器
-
MPS推出最新一体化电机驱动模块 --为“智能”而生
MPS 最新推出的系列产品智能一体化电机驱动模块--MMP7xxxxx,其板上不仅集成了带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三相桥功率级,还集成了MCU(微控制器)和电源管理芯片。MCU能够确保电机根据其电流、位置和工作条件随时做出反应。该系列模块有两种不同的尺寸设计,可分别适用于NEMA 23 标准的 57m...
2019-04-09
驱动模块
-
Ruff推出百元以内AIoT人脸识别模组终端
随着物联网业务场景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场景需求开始基于技术的创新逐步升级。此次 Ruff 正式对外推出的 AIoT 新产品是一款名为“Ruff Face ID”的人脸识别模组及终端产品,基于物联网+机器学习技术,将原先复杂的AI算法,嵌入到35mm*42mm大小的芯片模组中,其中 AI 芯片提供了机器视觉和语音识别...
2019-04-09
图像传感器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基于NXP的连入其工业物联网云平台-大树云之解决方案
2019年4月9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恩智浦(NXP)的连入大联大世平的工业物联网云平台-大树云之解决方案。
2019-04-09
其它
-
Diodes推出符合汽车规格的AL5816Q线性LED控制器
Diodes公司推出符合汽车规格的AL5816Q线性 LED 控制器,适合汽车 LED 照明使用。AL5816Q 具备 4.5V 至 60V 的操作电压范围,提供 15mA 的输出驱动电流,以透过外部 BJT 控制 LED 灯光,并供应数 mA 至 1.5A 的恒定电流,若使用 MOSFET 则可提供更高的 LED 电流。AL5816Q 能够让外部晶体管优化,非常...
2019-04-09
其它光器件
- GMSL双模解析:像素模式和隧道模式如何突破传输瓶颈
- 从光伏到充电桩,线绕电阻破解新能源设备浪涌防护难题
- 厚膜电阻在消费电子电源管理及家电控制中的技术应用与创新
- 铝壳电阻技术解析:原理、优势与产业生态全景
- 拓扑优化:解锁电池供电设备高效设计密码
- 线绕电阻与水泥电阻技术对比及选型指南
- 厚膜电阻在工业控制装备中的核心应用与选型实践
- 线绕电阻与水泥电阻技术对比及选型指南
- 拓扑优化:解锁电池供电设备高效设计密码
- 铝壳电阻技术解析:原理、优势与产业生态全景
- 厚膜电阻在消费电子电源管理及家电控制中的技术应用与创新
- 从光伏到充电桩,线绕电阻破解新能源设备浪涌防护难题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