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MCU再现涨价潮 国内厂商如何定夺?

发布时间:2020-04-07 来源: 责任编辑:wenwei

【导读】随着国外疫情影响严重,已经有部分海外的晶圆厂/封测厂宣布停工。香港北高智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夏超峰分析,这将导致一部分产能的缺失,全球的半导体缺货潮都将不可避免,尤其以海外厂商为主。
 
MCU再现涨价潮 国内厂商如何定夺?
 
黑天鹅式的疫情煽动了无数“翅膀”,对于半导体领域来说,MCU涨价或是其传导的一个“风暴”。
 
涨价已逾两成?
 
随着国外疫情影响严重,已经有部分海外的晶圆厂/封测厂宣布停工。香港北高智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夏超峰分析,这将导致一部分产能的缺失,全球的半导体缺货潮都将不可避免,尤其以海外厂商为主。
 
量大面广的MCU首当其冲,由于MCU国际大厂旗下工厂大多在欧美,随着欧美的疫情形势趋于严峻,MCU应声涨价。“国外MCU出货价普遍涨两三成,有的甚至涨到一倍左右。”这是国内一家MCU原厂负责人付宇的断言。
 
这其中代理商“功”不可没。深圳一家代理ST、TI等厂商的代理商苏奕源表示,MCU涨价已至少两成,因为供应紧张,而料一少一缺,代理商的出货价格也紧跟着上涨了。
 
虽然此前MCU涨价也时不时上演,但之前大多还是因为需求过大导致供应持续短缺,而此次涨价则是硬生生地来自疫情的“伤害”。
 
对于涨价持续的问题,苏奕源认为或将持续上半年,同时也要看国外MCU厂商的策略。
 
“现在封测供应比较紧张,很多封装大厂都设在马来西亚,一些原材料也在当地供应,而马来西亚的疫情很严重,这些原材料国内其实也可以做了,但一些国际大厂或对品质有要求,不太愿意换供应商。要不就选用国产替代的,这是一条路。第二条路就是很多代工厂或封测厂会砍掉一些小客户的单子,以保证重要客户的供应,这方面也可做一些工作。”付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跟还是不跟?
 
对于疫情导致的次生“灾害”,国内MCU厂商面对涨价潮是跟还是不跟?
 
“我们的策略就是不涨价!而是加班加点加大供应量,然后不涨价,我们不想通过疫情或者是对手缺货来挣一些小钱,而是希望趁着疫情阶段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影响力。”付宇的话透露了国内MCU厂商的雄心。
 
夏超峰也认为,海外厂商MCU有部分因为产能影响有一些调价,但目前国内MCU厂商大部分上游供应链都在国内,影响并不大,而且这正是国内MCU品牌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所以国内MCU暂时没有出现明显的涨价。
 
当然,能否一直坚持不“涨价”,最终走向还要看供应链态势。“目前供应商还没涨价,所以我们能做到不涨价,但如果供应商如代工厂或封装厂涨价了,我们扛不住了,必然也会涨的,但目前还没到这步。”付宇还是看好国内MCU供应链的抗压力。
 
饶是如此,仍要未雨绸缪。付宇告知,公司已在加大备货,原来备货大概一个月6K,现在则备货至20K,翻了三倍,毕竟疫情将持续多久还未有定论。
 
不可避免地,疫情引发的巨大冲击波也影响了对业绩的预期。付宇务实提及,从第一季度表现来看基本同比持平,但原来翻倍增长的预期可能要稍打折扣。他详细解释说,因MCU是主控且非常重要的器件,客户一般先是小批量替换,一个月可能需要10万颗,但最开始会只采买1万颗来试用,这意味着今年如果客户全替换的话,有可能会有十倍的增长。半导体企业基本上都有这一特性,一旦放量的时候会有暴增,三五倍都是正常的。但由于终端客户面临全球疫情以及经济的不确定性,最多维持着基本的开工生产和备货,维持原来的采购方式。
 
补位之道?
 
从疫情的影响来看,终端的需求总量不可避免会下滑,从而波及MCU整体表现,但对于国内MCU厂商来说,却是一场“绝地反击”的补位机会?
 
“此时比拼的是一是有充足的MCU,二是MCU性能,三是服务。目前公司有很多现货,2019年也销售了大几千万颗,在市场得到了检验。在支持方面,公司已有140多人了,规模在MCU公司当中能排在前5位。”付宇对公司的表现充满信心。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市场总监金光一也提到,对于客户来讲,替代方案需要考虑功能性、兼容性等。国内MCU厂商虽起步较晚,但后发优势明显,具有更高性价比,即性能更强成本更低,还是大有可为的。
 
从切入的角度分析,夏超峰解读说仍要把握住市场热点,比如额温枪、电子烟、TWS耳机、充电盒等,入门门槛低、起量快,有助于快速形成市场和客户的积累。
 
而要真正“补位”,国内MCU仍要解决可靠性和生态两大“高山”。
 
“专用IC的可靠性较易提升,但要做通用MCU,面临各种复杂的状况,还要考虑性能及成本的平衡,非常复杂。在生态层面,开发芯片已经很费钱了,然后还要在芯片基础上,将软件生态搭建好,那投入就更大了。”付宇分析说,“国内MCU厂商大多资金不足以支撑这两个点全面爆发,大部分企业都是先开发芯片,然后再考虑应用生态的问题。同时从技术背景和能力来讲,对生态的理解和了解也还是不够全面的。投入不够+能力不足,因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未来比拼的是MCU产品线全面覆盖并不断推出新产品的能力,同时要有稳定可靠的客户体验和充足的产能保障。”金光一总结说国内MCU厂商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走好每一步。
 
无论如何,这是国内MCU的“芯”机会。夏超峰就表示,国产MCU的进程已经驶入了快车道,尤其在疫情影响下,众多品牌已经抓住了机会,而一旦让客户熟悉了国内MCU,在国内MCU性能满足的情况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客户选择国内MCU作为首选。
 
所谓悲观者更正确、乐观者更成长,在疫情巨浪冲击下,国内MCU厂商能跑多快、追多远,依靠的不止是过去的修为,亦取决于当下的行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涉足5G测试设备领域!华为入股中电仪器,持股8%
台积电扩产 再发债
工信部:红外温度传感器日交付量扩大至约20万颗
奇力新订单排到6月
半导体 砍单潮来临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