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正文

国产MCU迎来历史性时刻

发布时间:2019-10-12 责任编辑:lina

【导读】据IDG早前发布的最新芯片数据显示,在2019年的8-9月份,国产芯片中MCU微控制单元已经超过韩企,在销量上已经占据全球第一。此次国产MCU占据全球产量首位正值行业进入拐点。

据IDG早前发布的最新芯片数据显示,在2019年的8-9月份,国产芯片中MCU微控制单元已经超过韩企,在销量上已经占据全球第一。此次国产MCU占据全球产量首位正值行业进入拐点。
 
该报告显示,全球MCU市场经历了从2014到2016连续三年增速下滑之后迎来复苏,尤其是在2016年各大MCU厂商完成去库存之后,2017年下游系统集成商不断增长的采购需求拉动MCU行业出货量激增22%。 
 
国产MCU进展
从市场方面上看,受惠于近几年来消费电子产品的影响,使得中国对MCU的需求增大。据IC Insights预测,随着中国大陆汽车电子和物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对MCU的需求越来越大,至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面对未来500亿元的MCU市场,国内MCU进展如何?
 
中颖电子
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MCU及锂电池管理芯片领域的的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于单片机(MCU)产品集成电路设计.MCU母体包括8-bit Flash MCU、8-bit OTP/Mask MCU、16-bit DSP、4-bit OTP/Mask MCU,并广泛应用于家电、白色家电、黑色家电、汽车电子周边、运动器材、医疗保健、四表(水、电、气、暖)、仪器仪表、安防、电源控制、马达控制、工业控制、变频、数码电机、计算机键盘、鼠标、网络音乐(便携式、车载、床头音响)、无线儿童监控器、无线耳机/喇叭/门铃。
 
在中颖电子各产品类别中,家电芯片营收占比最大。中颖电子表示,家电主控芯片销售额2018年前三季度约占公司销售总额的一半,公司客户对家电主控芯片的需求在历经2017年的快速增长后,2018年则呈现相对平稳的情况。2019年,在中颖电子发布的半年报中显示,目前公司在小、大家电 MCU市占率分别为20%、10%左右。
 
纳思达
纳思达是全球前五大激光打印机厂商,全球领先的打印机耗材芯片设计企业,全球通用耗材行业领导企业。纳思达此前生产MCU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打印机终端产品的需求,纳思达MCU在全球打印机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70%。据悉,2018年MCU/ SoC的年产及销售量超过1亿颗。
 
为了扩大MCU市场,据纳思达今年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已完成通用MCU产品APM32F103系列产品的研发与测试,将开始批量供应市场。据悉,该系列产品可广泛用于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检测设备、家电及其他电子仪器和设备。 
 
东软载波
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专注芯片设计18年。于2015年被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公司产品从最初专注于研发8位通用MCU,直至现今完成研发并量产的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无线射频芯片、触控类芯片等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产品,形成了 SMART产品线。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家电、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仪器仪表等领域。
 
2018年,东软载波MCU芯片获得阿里云LINK物联平台认证。另外,据新浪财经显示,东软载波也是华为的MCU供应商。
 
兆易创新
兆易创新GD32 MCU是中国高性能通用微控制器领域的领跑者,中国最大的Arm® MCU家族,中国第一个推出的Arm® Cortex®-M3、Cortex®-M4、Cortex®-M23及RISC-V内核通用MCU产品系列,已经发展成为中国32位通用MCU市场的主流之选。并以累计超过3亿颗的出货数量,超过2万家客户数量,23个系列330余款产品选择所提供的广阔应用覆盖率稳居市场前列。
 
今年,兆易创新在行业内率先将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引入通用微控制器领域,正式推出全球首个基于RISC-V内核的GD32V系列32位通用MCU产品---GD32VF103系列。全面适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新兴IOT、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及垂直行业的深嵌入式市场应用。
 
华大半导体
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华大半导体)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整合旗下集成电路企业而组建的专业子集团。华大半导体MCU事业部隶属于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承接CEC集团工业控制转型升级使命,专注于发展MCU芯片与解决方案,适用于超低功耗芯片和电机芯片应用场景。基于ARM内核,华大半导体陆续推出针对超低功耗应用的HC32L系列,针对电机应用市场的HC32M系列,针对通用市场的高性价比HC32F系列,以及针对工业客户的定制化小型PLC系列。
 
据电子创新网的报道显示,华大相关负责人曾在ELEXCON 2018深圳国际电子展中表示:“华大半导体MCU产品今年(2018年)全面展开,预计今年出货3000万!去年我们布局没有完成,出货只有300万左右,今年出货量翻了10倍!明年我们出货可以达到一个亿。”
 
灵动微电子
灵动微电子是国内专注于MCU产品与应用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是中国工业及信息化部和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同时也是上海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11年3月成立至今,灵动微电子已经成功完成数百余MCU产品的设计及推广,灵动微电子目前已批量供货的基于ARM Cortex-M0及Cortex-M3 内核的MCU产品包括:针对通用高性能市场的MM32F系列,针对超低功耗及安全应用的MM32L系列,具有多种无线连接功能的MM32W系列,电机及电源专用的MM32SPIN系列,以及OTP型的MM32P系列等,以满足客户及市场多领域、多层次的丰富应用场景需求。
 
根据贤集网的报道显示,“灵动微电子32位MCU的出货量从2017年到2019年上半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0%。” 灵动微电子MCU事业部总经理娄方超介绍说,“客户数和订单数都在同步增长,2019年上半年客户数量增长了67%,订单数增长了79%。这半年,是我们晶圆供应商第一大MCU订单客户,超越欧美外商订单量。2020年预计投产3亿颗MCU。”
 
上海贝岭
上海贝岭主营8位MCU产品,内置丰富的功能模块,具备较高的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力;为客户不同层次产品需求提供具备性价比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类、智能充电、小家电、电机控制等产品。
 
复旦微电子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起步进行智能电能表专用MCU芯片研发、设计及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进行相关智能电能表专用MCU芯片的研究,复旦微电子产品占据智能电表60~70%的市场份额,国网南网招标数量稳居全国第一;近年年出货量稳定在几千万颗,累计出货量3亿颗。
 
 
国际MCU厂商的实力
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目前占据的主流市场还停留在8位MCU,占比50%左右。16/32位MCU占比分别为20%左右。而这意味着,国内MCU应用领域多集中在低端电子产品,中高端电子产品市场还在外企手里。(美国和欧洲厂商在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方面比较成功。台湾和中国大陆厂商专注于低端消费电子产品。)
 
从全球范围来看,MCU市场主要被恩智浦(荷兰)、瑞萨电子(日本)、微芯科技(美国)、三星电子(韩国)、意法半导体(意法)、英飞凌(德国)、德州仪器(美国)、赛普拉斯(美国)八大厂商所占据。
 
国产MCU迎来历史性时刻
 
据上图显示,前十大MCU厂商就几乎占据87%的市场份额。而据公开资料显示,这些国际厂商也通常将中国视为其重要的MCU发展地区。具体来看,2018年来自中国市场的贡献已占到恩智浦营收的近四成,是其第一大市场。同样,瑞萨在中国市场的主力产品为MCU,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MCU市场CR5为52.8%,其中瑞萨电子在中国MCU市场的占有率为17.20%。另外,据调研公司 iSuppli 数据显示,ST在2017年中国排名第二的标准微控制器厂商,市场占比达到16%。STM32在2012年年出货量首次达到1亿件,2013年累计达到10亿件,2016年达到20亿件。
 
从上述数据来看,由于我国MCU厂商创立时间较晚,我国单个MCU厂商的出货量(累计量)大概在3亿颗左右,而这个数字还达不到与国际大厂相抗衡。但从“8到9月份,国产MCU销售量占全球第一”的结果上来看,我国本土MCU的出货量也正在迅速增加。
 
国产MCU厂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受到近几年来消费电子产品的带动,使得中低端MCU市场迎来了新的春天,在这种趋势下,我国本土MCU厂商也顺势而起。在产品性能被市场所肯定的情况下,本土产品在价格上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业界普遍认为,MCU的毛利率并不高。这也使得一些依靠中低端MCU产品的玩家走上了“薄利多销”的道路。而中国市场的这波机会,也正是“国产MCU产品销量上全球第一”的无形推手。
 
众多的MCU玩家被禁锢在一个水平上,也必然会导致同质化产品的加剧,而这也同样不利于整个MCU市场的发展。
 
因此,未来国产MCU产品也要逐渐从低端产品专向到高端产品。虽然,目前国内已经有一批厂商在致力于高端MCU产品的开发。但与国际厂商相比,在市占率上,我们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如何加大国产MCU产品在市场中的话语权?这就需要本土厂商要借助中国市场的力量。在前文中,我们曾经提到过,中国已经成为了很多国际MCU大厂的主要销售阵地。而这也是本土厂商能够尽早地把握市场动向的“天时”。同样地,在中国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这几年中,MCU作为其中一份子也可以从中获益。同时,本土厂商也要重视MCU“周边”产品的发展,建立好产品生态,与上下游厂商建立良好的联系,这也是本土MCU厂商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所要把握住的“地利”。在“人和”方面,根据半导体行业观察与华大半导体之间的接触中了解到:“过去十多年,国外的企业给我们培养了大量高技术人才,中国有距离和服务理念方面的优势。本土的MCU厂商及其员工,已经习惯了“今日事今日毕”的高效的行事风格。”
 
而目前,伴随着RISC-V的出现,使得MCU产品也有了除了ARM架构以外的选择。对于MCU来说,RISC-V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无论是国际厂商还是本土厂商,几乎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如何分食这块蛋糕、本土MCU厂商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发展道路,也是一件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
 
诚然,国产MCU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个MCU市场来看,国际MCU商场的压力还一直都存在着。对于国产MCU的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推荐阅读:
tws耳机芯片价格战开打,最低不到0.3美金
SEMI:半导体明年复苏
三星半导体发力中国,全球闪存市场恐生变
台积电深陷险地,皆因张忠谋五年前没做这件事?
MLCC 涨价昙花一现,原厂老套路不管用了?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关闭

 

关闭